采用鄂南特有的老青茶為原料壓制而成的羊樓洞青磚茶是中國六大黑茶之一。公元682年唐高宗年間,幕阜山區(qū)南岳的羊樓洞因普種山茶、全民以茶為業(yè),被朝廷辟為“園戶”,并命其茶為貢品。“羊樓洞”便因茶而名、因茶而興。
在1727年中俄《恰克圖條約》簽訂后,羊樓洞更因茶而盛,成為了繼絲綢之路后又一條“國際商路——中俄萬里茶道”的主要源頭,一段風靡歐亞300年的中國黑茶傳奇便由此展開。
羊樓洞品牌因千年茶文化古鎮(zhèn)而得名。曾經的羊樓洞,是十七世紀制茶業(yè)規(guī)模最大且繁榮興盛歷史最長的歐亞萬里茶路源頭集鎮(zhèn),素有“小漢口”之稱;從這里走出去的“洞茶”深刻影響著古絲綢之路和亞歐萬里茶路的商業(yè)文明與東西方文化交流;尤其在17-19世紀時期,從羊樓洞遠銷亞、歐地區(qū)的“青磚茶、米磚茶”,幾乎成為了當時萬里茶路沿線人們近三百年來的生活必需品之一,享有“生命之茶”的美譽和至尊“國禮禮遇”;也正是羊樓洞因茶興盛而持續(xù)的這200多年,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世界級的茶業(yè)巨商,其經典的創(chuàng)業(yè)傳奇,譜寫了現實版的“羊皮卷”,堪稱“茶商圣經”,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羊樓洞”品牌背后最厚重文化沉淀和最具傳承價值的品牌精神。
按一般通常的說法,只有數百年。這種說法既正確,也不正確。說它正確,是因為這種長方體的茶磚,確實在赤壁出現才幾百年。說它不正確,是因為磚茶的形狀和工藝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它的歷史傳承,絕不是僅有幾百年。
唐宋(餅茶)—— 明(帽盒茶)—— 清(磚茶)—— 至今(青磚茶)
唐宋時期至明朝末年, 是萬里茶道形成的第一階段,稱為茶馬(互市)古道,主要運銷的是散茶和餅茶。唐代,羊樓洞地區(qū)已形成成片茶園,這個時期的羊樓洞已盛產茶葉,而且產生了青磚茶的雛形餅茶(古稱鄂州黃團),沿“絲綢之路”傳入中亞。明清之際,“絲綢之路”完全變成了“磚茶之路”,各國商隊源源不斷地將羊樓洞磚茶輸往中亞、歐洲各國。
清康熙年間, 即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至1853年,是萬里茶道形成的第二階段,稱為中俄茶葉之路,主要運銷的是餅茶、帽盒茶和磚茶。從1727年中憑俄簽訂《恰克圖條約》,這條茶葉之路變得更加繁榮。這個時候,晉商在恰克圖中方一側建立了”買賣城“,使得羊樓洞磚茶銷往俄國更加方便。
1853年(太平天國致使福建茶路中斷)至清末民初, 是萬里茶道形成的第三階段,稱為歐亞萬里茶道,主要運銷的則是青磚茶和米磚茶。
回到頂部